供应黑丹皮,黑丹皮粉 |
||||
产品编号: | P0229568 | CAS号: | ||
分子式: | 分子量: | |||
EIENCS: |   |   |
黑丹皮
别名:
牡丹皮、粉丹皮、木芍药、条丹皮、洛阳花等。
概述:
牡丹皮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,应用历史悠久,为国内外药材市场的重要商品。
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( Paconia suffruticosa Andr.)的干燥根皮。为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1990年版收载。
牡丹始载于东汉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中品。历代本草均有收载。《名医别录》记述:"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汉中,二、八月采根阴干"。"色赤者为好,用之去心"。寇宗 《本草衍义》谓:"惟山中单叶花红者,根皮入药为佳。市人或以枝梗皮充之,尤谬"。明·《本草纲目》载:"惟取红白瓣者入药。其千叶异品,皆人为所致,气味不纯,不可用"。牡丹不但根皮入药,而且是一种名贵的观赏花卉。隋唐时代已做为一种名贵的观赏植物进行栽培。"玉海"记载,隋炀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,召天下进花卉,易州进二十箱牡丹,有'飞来红'、'袁家红'……等名,至今已有1400多年。当初的药用牡丹皮大多数为野生品。随着牡丹皮药用量的扩大,野生采挖已不能满足供应,明末崇祯(1628-1644年)年间,安徽铜陵县即进行栽培,清代又有增加。清末至民国初年,牡丹皮生产已具相当规模,1924-1926年间,安徽铜陵县的年产量达70多万公斤。清同治(1862-1872)年间,牡丹皮紧俏,"凤丹"市价之昂竟至"万斤稻谷易其担",1931年安徽铜陵、南陵二县交界地区曾办起"丹皮产销公司",药农生产的牡丹皮均由该公司统一销往上海、天津、汉口、宁波等地,远销东南亚、日本。
产地分布:
野生牡丹资源较少,主要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河南等省。家种牡丹主要在安徽、四川、湖南、陕西、山东;湖北、河南、云南、甘肃、贵州、河北、浙江、山西、江苏、江西、青海、西藏亦有种植。主产于安徽铜陵、南陵、青阳、泾县;四川垫江、灌县、长寿、邻水;湖南邵东、邵阳、祁东;山东荷泽、定陶、东明、曹县、枣庄。
地方习用品:矮牡丹,分布于山西、陕西、甘肃;粉牡丹,分布于四川、陕西一带;黄牡丹,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;川牡丹,分布于四川。
形态特征:
落叶灌木,高1-2米。茎皮黑灰色,分枝短而粗。叶互生,通常为2回3出复叶,顶生小叶长达10厘米,3裂,上部叶片3浅裂或不裂,侧生叶较小,斜卵形,不等2浅裂,腹面绿色,无毛,背面有白粉,中脉处有疏柔毛或近无毛。花单生枝顶,直径12-20厘米。萼片5,绿色。花辨5,或为重辨,白色、红紫色或黄色,倒卵形,先端常2 浅裂;雄蕊多数,花丝狭条形花药黄色;花盘杯状,红紫色,包住心皮,在心皮成熟时开裂;心皮5,密生柔毛。果密生褐黄色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