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应猪苓 猪苓粉 |
||||
产品编号: | P0229258 | CAS号: | ||
分子式: | 分子量: | |||
EIENCS: |   |   |
猪苓
别名:
豕零、野猪食、猪屎苓、地乌桃等。
概述:
猪苓为我国常用的菌类药材,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,在国内外享有盛名。
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[Polyporus umbellatus(Pers.)Fries]的干燥菌核,为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1990年版收载。
猪苓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。早在《庄子》一书中名为“豕零”;《神农本草经》列为中品。《本草经集注》记有:“枫树苓,其皮去黑作块似猪屎,故以名之。肉白而实者佳,用之削去黑皮。”《本草衍义》载:“猪苓,行水之功灵,久服必损肾气,昏入目”。《本草求真》载:“猪苓,凡四苓、五苓等方,并皆用此,性虽有类泽泻,同入膀胱肾经,解热除湿,行窍利水,然水消则脾必燥,水尽则气必走。”
生产分布:猪苓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北京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、吉林、黑龙江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陕西、青海、宁夏。
形态特征:
菌核体呈块状或不规则形状,表面为棕黑色或黑褐色,有许多凸凹不平的瘤状突起及皱纹。内面近白色或淡黄色,干燥后变硬,整个菌核体由多数白色菌丝交织而成;菌丝中空,直径约3毫米,极细而短。子实体生于菌核上,伞形或伞状半圆形,常多数合生,半木质化,直径5-15厘米或更大,表面深褐色,有细小鳞片,中部凹陷,有细纹,呈放射状,孔口微细,近圆形;担孢子广卵圆形至卵圆形。
生态环境:
猪苓多生长在海拔1000-2000米,坡度20-50°的向阳山地、林下,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。植被多为阔叶次生林,常见树种为柞、槭、橡、榆、杨、柳、竹等。
生长习性:
猪苓具喜冷凉、阴郁、湿润,怕干旱的特性。
生长周期:
猪苓为多年生真菌,一般经过2个生长季节即可采挖。
采收及加工:
采挖分春、秋两季进行,最好于休眠期采挖,一般10月底至翌年4月初。收获时轻挖轻放,取出色黑质硬的菌核作商品。将色泽淡、体质松软的作种苓继续培养,连续使用3代后,其生长力减退应更换新的野生幼苓种。收获后,除去砂土等杂物,晒干即可。